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嘿!老乡,你家的秸秆别扔啦!石首这里把它变成了“绿色钞票”

时间:

时值农忙季节,石首高陵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黄豆、芝麻等农作物正在收割中。以往让农户发愁的秸秆,如今却成为增加收入、保护环境的绿色财富。近年来,高陵镇积极与辖区的生物质能源企业进行合作,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走出了一条“疏堵结合、以用促禁”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在高陵镇黄陵公村

记者看到村里的秸秆回收队正在将农户的黄豆、芝麻秸秆进行装车。车下的村民用铁叉将秸秆成捆挑起至车上,站在车上的村民负责接应和整理,将抛上车的秸秆均匀铺平、压实。大家分工明确,配合娴熟,转运车很快装满秸秆,随即运往镇上的生物质能源公司。

村民 张光兵:“以前我们收割的秸秆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现在村委会帮我们运输到企业进行回收利用,不仅解决了我们的烦恼,还增加了我们的收入。”

在燚森生物质能源公司的收储场区

各村运送秸秆的车辆络绎不绝,经过地磅称重后,秸秆被依次卸下至堆放点,再由铲车整理归堆。企业通过将木材与秸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粉碎,再经物理挤压工艺,制成清洁高效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产品销往各类企业。

湖北燚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齐文:“我们按400元一吨的价格向农户进行回收,截至目前,已回收各类秸秆共计655吨,已生产生物质燃料340吨。”

高陵镇党委副书记 姚应哲:“我们每天将路边、沟边、堤边的黄豆、芝麻秸秆集中转运至生物质能源公司回收利用。下一步,我们将做好水稻秸秆的离田清运工作,从源头消除焚烧隐患。”

高陵镇创新推行“企业+村(社区)+农户 ”的协同模式,有效调动村民参与秸秆回收的积极性,在镇区范围内构建起“回收—加工—利用”的闭环产业链。该模式不仅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环境增绿的共赢局面,更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陈子阳 通讯员:袁晶 蔡谦)

编辑: 袁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