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沈阳公安“链”上发力:企业有诉求直拨“967110”!

时间:

在企业研发室旁,一场别开生面的警企座谈会正在举行。

没有寒暄客套,捞干的提需要,有事儿“链”上办,8月20日上午,沈阳市公安局在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服务产业链警企座谈会,旨在推动近期发布的《全市公安机关进一步服务高质量发展18项举措》精准落地,倾听企业心声,以“警企直通”新模式破解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座谈会最引人注目的一幕,是拓荆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现场演示拨打“967110”公安涉企服务热线,验证了这条“绿色通道”的畅通与高效。

无事不扰 有事“链”上见

凡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需要经常打交道的公安警种单位都来了——营商环境建设、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环食药侦等支队和参会企业辖区公安分局的相关负责人“面对面”对接服务。

“企业引进不少外籍专家、人才,沈阳公安出入境管理支队上门送服务,为他们提供签证等便利措施。”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丽杰桌上放着“盛·境”惠企18项政策图册,上面用实例标注不同类型出入境政策适用场景。

沈阳市公安局聚焦全市10个重点产业集群、21条重点产业链,探索服务保障重点产业链工作机制,该机制核心是构建“三长三级”服务,即“总链长+链长+警长”的服务架构与“专班协同、跨部门协作、跟踪督办”的运行机制相结合。市公安局领导担任全市21条重点产业链的“总链长”,分局领导任“链长”,派出所所长任企业“警长”,层层对接,确保责任到人。

“我们推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把服务送上门,把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做实,让企业心无旁骛地搞经营、谋发展。”沈阳市公安局营商环境建设支队支队长李众介绍说,沈阳公安组建多警种专班,并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旨在为企业构建“全周期、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网和“安全稳定、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现场验证“967110”企业看看灵不灵?

“纸面”上的机制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座谈会的交流环节后,现场进行了一次“压力测试”。在与会企业代表和媒体记者的共同见证下,孙丽杰拿起手机,现场拨通了“967110”公安涉企服务保障热线。

电话迅速接通,孙丽杰提出了企业招募保安员审核流程和一个涉及多警种协同的复杂诉求。公安接线员熟练地进行记录、确认,并承诺将立即按照“收集诉求-分类派单-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流程启动办理,相关“链长”和“警长”会很快主动对接。整个过程流畅、高效,赢得了阵阵掌声。

“‘967110’不再只是一个号码,它成了连接企业和公安的‘服务台’。”沈阳汉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富颇有感慨,现场扫描“沈阳公安服务高质量发展政策包”二维码,“这种现场办公式的体验,让我们感受到了沈阳公安前所未有的诚意和决心。”

政策解读会更是问题收集会

“以前遇到问题,企业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现在找公安‘链长’,享受专属服务。”现场,节能环保、新能源、集成电路产业链等9家头部企业提出诉求、需求,“这次座谈会让我们看到了公安部门的‘服务清单’,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今天我们把会开在企业里,不是听汇报,是真心实意来解决问题的。”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李悦表示,“沈阳公安以‘三首’理念,围绕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战略目标,创新推出‘18项举措’和‘三长三级’服务机制,通过层层落实,跟踪问效,确保企业的每一个合理诉求都得到及时回应和妥善解决,真正为沈阳重点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公安机关上门为企业‘吃小灶’,将极大优化沈阳的营商环境,形成政警企协同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沈阳市发改委总工程师王忠宝说。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一次政策解读会,更是一次问题收集会。沈阳公安正以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为企业送上“定心丸”,为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强劲的公安动能。

新闻链接

沈阳公安机关进一步服务高质量发展18项举措(精选)

1.建立重点产业链服务保障机制。“三级”链长着力整治企业周边治安秩序、优化道路交通保障、便捷公安审批服务、开展法律政策宣讲。

2.助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无人驾驶汽车相关企业在我市投放或使用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功能型无人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等提供政策服务和安全支撑。加强低空经济安全保障,为我市低空飞行器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提供服务保障。

3.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为重点,定期开展“保知护企”法律咨询与宣讲,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4.建立经济犯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在市公安局门户网站公开全市15个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地址、电话和20类常见经济犯罪案件报案所需的材料,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5.加强企业网络安全防护。针对新业态、新技术、新领域等新兴企业,依法严惩网络黑客攻击、网络谣言传播、利用负面舆情实施敲诈等违法犯罪活动。

6.提升大型活动服务能力。推行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展览展销等大型活动“一馆一策、一地一策”前置服务,对大型活动申请材料规范且符合安全许可条件的,实行安全许可和票务销售“同步办”。

7.打造“旅游警察”护航文旅发展。重点景区、网红打卡地精心打造专业“旅游警察”队伍,为游客提供报警求助、答疑指路、便民措施、反诈宣传等多维度服务。

8.引领保安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保安从业单位提供法制宣讲、便捷服务、保安培训“三上门”服务,在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建立15个保安从业人员服务中心,实行报名、审核、考试、发证“一站式”办理。

9.加强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在市局、属地分局、派出所建立森林警长、生态警长、生态警员制度,重点时段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

10.强化民生热点问题整治。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村霸”“乡霸”“沙霸”“矿霸”“街霸”“市霸”;打击以“养老服务”“养老项目”“养老产品”为幌子的违法犯罪行为。

11.严打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建立警企反诈联动机制,重点加强企业财务人员日常宣防和企业财务电子设备日常勘验、病毒查杀等工作。利用好“网上+网下”“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资源,构筑多元反诈坚固防线。

12.精准服务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出入境需求。推出“盛·境”惠企政策包,精准推送公民出境证件办理及高技术人才口岸签证、长期居留、永久居留等便利措施。

13.创新国际产业园区“无人警局”自助服务。在各国际产业园区建设“24小时智慧无人警局”,自助补换领身份证,办理户口、居住证等11类81项公安业务。

14.创建机场交管“综合服务驿站”。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设立“综合服务驿站”,为来沈外国人申请办理中国驾驶证提供“一次性告知”服务,为机场工作人员和来往旅客办理部分车驾管业务。

15.深化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依托沈阳政务服务网,推动“新车上牌”“外国人来华工作”等一件事办理更简、更快、更优。持续推进“公民信息连锁变更”一件事,实现公民基本信息变更后更多证件和账户连锁变更。

16.打造“网上沈阳公安”升级“一网通办”。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网办中心”推行“材料电子化”受理模式,实现婚姻登记、不动产登记、社保参保等多类信息在线核验。

17.进一步便利货车通行。对有生产、生活等运输需要,须在禁行时段驶入我市二环内限行区域的轻、微型的厢式、封闭式货车,申领电子通行码后,除特殊规定道路外,准许全天通行。

18.推行新型涉企服务保障模式。依托“967110”涉企服务热线和“辽宁公安7110平台”微信小程序,广泛收集企业、项目在生产经营、安全防范、交通管理、审批服务、行政检查、涉企案件办理等方面的诉求和建议。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李欣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