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24小时在线 太原多个社区推行热线电话守护老人安全

时间:

  在城市的街巷转角处,一组组醒目的社区热线电话号码正成为守护老年群体的“隐形安全网”。今年以来,我市多个社区推行“热线入街巷”民生工程,通过防水涂料粉刷、悬挂金属标牌等方式,在小区公告栏、菜市场转角等50余处点位写有24小时热线电话号码,字体放大加粗并采用夜间反光材质。5月以来,就通过街面热线处理老人紧急事件十余起。

  5月18日,北沙河社区网格员刘晓菊、翟悦接市民热线求助,得知八旬老人摔倒在路旁。她们立即携轮椅10分钟到场,平安护送老人回家。

  类似的温情场景不断上演:迎春街市民通过热线救助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迷途老人,江阳社区及时响应九旬独居老人腿疾复发……每个金色标牌背后,都链接着“网格员轮班转接制”——当值人员全天候携带工作手机,确保5分钟内响应、15分钟到场。

  “把服务阵地从办公室搬到街头巷尾。”江阳社区书记李鑫朴介绍,除固定热线点外,他们还发动商户、快递员担任“流动岗哨”,形成全民守护网络。这种转变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深层革新。

  北沙河社区书记任雁坦言,过去被动等居民上门,如今要主动“盯”住风险点。针对空巢老人突遇困境的痛点,街面热线将求助门槛降至“抬眼可见、伸手可拨”。

  在智慧养老时代,这些印在墙面的数字如同城市毛细血管,将公共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当热心市民拨通热线、网格员立即奔赴、陌生人伸手相助,无数个“15分钟生活圈”便交织成温暖的银发守护网。正如受助老人石大爷所言:“这些发光的数字牌,就是我们老年人的平安符。”

  记者 韩睿 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