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珠宝专业毕业生“争夺战”背后:市场与需求的AB面

时间:

潮新闻客户端 吴越 吴馥梅

“一个学生几家企业抢,老板们打电话抢人我们很痛苦”......近日,河南技师学院珠宝专业师生经历就业双选会后,该院副院长赵海平直言“毕业季很痛苦”——“不敢接企业招聘电话,因为我没那么多孩子提供”......

这番就业“凡尔赛”,却也折射出当前珠宝专业人才市场的火热与烦恼:水晶、珍珠、翡翠、彩宝热销,让珠宝专业人才格外“抢手”;与此同时,珠宝行业面临人才接续难题,特别是具备创新能力、赋予珠宝艺术价值的年轻人,这类人才尤为紧缺。

企业“抢人战”

珠宝专业学生手握选择权

“周大福、老凤祥都来招人,今年60个学生就业率为100%”......在今年毕业季,赵海平的感慨,正是珠宝专业毕业生“就业成绩优秀”的缩影。

作为“中国培育钻之乡”所在省份,河南拥有上千家珠宝企业,人才需求大。同样,在浙江杭州、绍兴一带,珠宝产业发展也较为成熟,诞生了航民百泰、明牌、曼卡龙等知名品牌及多个珠宝城形成的产业集群,同样对科班毕业生有旺盛需求。

而且,诸多相关企业迫切需要更多珠宝设计人才的情况正在逐步凸显。在此前火热的就业季,很多珠宝专业毕业生往往手握多份Offer,反而是部分企业遭到了“婉拒”,甚至导致用工需求难以满足。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珠宝相关专业就业形势喜人,部分学生大四这一年能收到三四份工作Offer。“人才缺口大,我们珠宝关联专业就业率很高,历年都在95%以上。”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珍珠学院院长王丽介绍。

云南瑞丽一处珠宝市场,销售火热。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同样,擅长首饰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美院”)学生,也感受到了珠宝专业的吸引力。“企业带着很多岗位来要人,毕业生自己挑工作。”中国美院创新设计学院产业与图景研究所所长黄晓望介绍,一些版画、油画等纯美术专业学生跨行从事珠宝相关工作,因为科班毕业人数不多,就业基本没有压力。

与很多专业相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设计专业的研一学生曾骞所学的珠宝设计专业相对小众。她介绍,其专业基础科目主要覆盖制作、设计、建模三大方向。而这些技能适配珠宝产业链多环节,就业范围也较广。

技能人才贯穿产业链,也让珠宝企业求贤若渴。

这几天,在浙江诸暨山下湖镇的一场珠宝设计大赛中,当地三家珍珠企业赞助赛事并命题,试图从新一届毕业生作品中挖掘人才。“与珠宝打交道非难事,很多企业橄榄枝早已伸来。”一名在诸暨调研的高校研一学生坦言。

这个“烧钱”小众专业

在全国院校中开设的并不多

尽管就业火爆,但公众对珠宝专业常存“富豪”滤镜,有人笑称“学珠宝等同于每天和宝石打交道”。王丽澄清:“学生因热爱报考,学费确实较高(涵盖住宿费约3万元/年),一些学生家境尚可,但也并非‘家家有矿’。”

事实上,开设珠宝专业对院校而言投入巨大,堪称“最烧钱专业之一”——一台珠宝鉴定设备仪器可能就要三百多万元,培养学生的投入成本也很大。曾骞向潮新闻记者分享,她在上学校珠宝鉴定课时,会看见各种矿物,其中就有比较昂贵的红宝石样品。

放眼国内,开设珠宝设计相关专业的院校并不多,毕业生规模有限。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统计,近年来,我国学历教育珠宝相关专业毕业生年输送量始终保持在万人以上规模。

有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珠宝消费市场,个性化定制与线上直播等新业态爆发式增长。珠宝人才紧缺情况以河南为例,据媒体报道,作为珠宝加工大省,河南有数千家珠宝企业,按每家需求10名员工算,每年人才缺口达上万人。

大学生正在设计珠宝首饰。受访者供图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职业技术院校珠宝专业侧重动手能力与技能竞赛,普通高校则更强调思维创新设计能力。整个珠宝产业链涵盖加工、设计、营销、鉴定等环节,工艺岗位以职院毕业生为主,而专业设计类人才尤其稀缺。

王丽所在的中国珍珠学院目前是辅修性质,她介绍,学校背靠华东珠宝国际城,诸暨又是全国知名珍珠集散地,学生从事珠宝设计的意愿非常强,希望能成立珠宝本科专业,更加系统地培养相关人才。

“100%就业”光环下

实际上是挑战与机遇的并存

业内人士向潮新闻记者透露,珠宝专业人才紧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科班出身的珠宝人才数量不多,比如今年浙江一所大学珠宝相关专业毕业生不到20人,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珠宝行业普遍毛利低,工资待遇没有优势,珠宝毕业生留存率不高。

当行业高喊"缺人",相关院校领导为毕业生供不应求“痛苦”,这样的供需缺口正折射出珠宝产业人才困境——行业头部企业垄断高端人才,中小厂商面临珠宝人才"培养即流失"的困境。

自主创业、成为品牌主理人的呼声,在珠宝专业毕业生群体越来越强烈,潮新闻记者走访中了解到,三成学生一毕业即成珠宝商,还有三成学生倾向于先积攒行业经验(设计、主播、销售),后创立个人珠宝工作室品牌。

一家销售翡翠的店铺正在直播。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黄晓望举例,有毕业生从设计转直播再创业,月营业额可达三四百万;亦有学生选择在广州、深圳等地创业,从事翡翠源头选材、设计制作出成品后,再反向批发给珠宝公司。

目前,自主创业也贯穿在部分高校珠宝专业教学里。“我们注重引导设计系学生创设品牌。”黄晓望介绍,近十年,涌现出了很多珠宝工作室,一个工作室也是“一个销售朋友圈”,这会对传统珠宝行业带来冲击。

目前,珠宝行业也正面临更迭、洗牌,行业进一步细分,挑战与机遇并存。这也倒逼珠宝行业从材料本身价值转向偏重设计创意,为珠宝增添附加值。

业内普遍认为,高就业并非等同于“好出路”。选择珠宝专业是需审慎规划的职业选择。从业者不仅需要热爱,更需理性回归“生存与发展”——在关注就业率的同时,更应综合考量行业收入水平、自身创新变革能力及对行业深度转型的适应力。

眼下,珠宝行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业内人士表示,珠宝人才短缺本质是产业升级与教育供给错位的缩影。唯有通过深度产教融合和行业价值重构,比如提升设计话语权、改善基层珠宝岗位待遇等,才能让“痛苦”的抢人大战转化为可持续的人才生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