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国戍边 淬火成钢——昆明市托管磨憨边境管控工作一周年纪实

时间:

“稍息”“立正”……4月20日,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磨憨边境线的热带雨林时,磨憨边境线22座联防所逐渐响起队列口令声。发出队列口令的,是已经来到磨憨边境联防所担任所长近1年的22名公职联防员。

2024年4月30日,昆明市与西双版纳州签署边境管控托管协议,这座内地省会城市的历史性时刻被定格,174公里蜿蜒于热带雨林中的边境线,从此成为昆明“为国戍边”的新战场。

从零起步的戍边重任

作为全国首个托管边境线的内地省会城市,昆明市在接管磨憨边境管控任务时,几乎是从零起步。

面对边境线长、环境复杂、经验不足等困难,昆明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迅速选派22名公职人员奔赴磨憨,担任22个联防所所长。在距离履职地点700公里的昆明市警校,这支队伍接受了边防法规、巡逻查缉、医疗急救等培训,为承担起边境管控工作的职责做着充足准备,但面对未知的雨林边境,22名所长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还是有着莫名的担心。

后勤保障的匮乏超乎想象。有的联防所需要四五名同志挤在一间几平方米的宿舍内工作、生活;没有水源,生活用水、饮用水需要定期由镇上开车送来;没有冰箱、空调等日常生活所需电器,也没有巡逻执勤的装备和交通工具;本地招聘的联防员待遇保障差,三天两头有队员辞职;雨季来临时,每天打开房门,需要用撮箕将门外的飞虫尸体铲开。

凶险的环境更令人心惊。到岗第一周,035联防所所长芶作强在巡逻途中突然被毒虫叮咬,几近昏迷的他被紧急送到卫生院救治;谢林夜间查岗结束,刚疲惫地躺倒在床上,就与一条1米多长的青蛇“狭路相逢”;换防时,跨境违法犯罪突出区域的联防所西双版纳派驻上任的老所长再三告诫新所长,晚上出门千万要小心……

随着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的深入和中老铁路带来的人流剧增,磨憨面临的边境管控工作更加艰巨复杂。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市、区两级边防委员会及办公室,作为统筹党政军警民合力开展强边固防工作的职能部门。

昆明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和3个政法单位,“一对一”挂包帮扶联防所,“一所一策”对联防所工作、生活、训练等硬件进行提升改造。昆明市公安局投入83.7万元升级改造036联防所,搭建楼顶活动区、晒衣棚,建设安全围栏,修缮功能房,配备餐桌椅、衣柜、冰柜、消毒柜、射灯、爆闪灯、办公设备、执勤装备等,调配40辆二轮摩托车;经开区投入54万元帮扶资金对037联防所进行升级改造,扩建二层生活区域并配套家具家电及办公设施,铺设水电管线解决用水难题,硬化地坪、整体翻新粉刷改善营区环境,搭建视频监控系统、安装智能围栏和照明设施,联防所人居环境、办公条件、安全防护水平得到提升……全市各挂包单位累计投入资金285.95万元,为边境联防所改善硬件条件。同时,专职联防员应发工资由原来每月4327元提高到每月5436元,并落实每人每天50元的生活补贴,薪资保障制度和工作生活制度让队伍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钢铁防线在边境筑起

2024年夏季的一场暴雨,让031联防所所长金玉雄深刻体会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彼时,磨憨镇刚刚经历一场狂风暴雨,不少山林间的小道遭遇山体滑坡,堵住了来往车辆行人的去路,交通一度瘫痪。作为属地联防所的负责人,金玉雄和3名联防队员接到应急抢险的任务,前往拥堵路段开展抢修工作。

清理路障、疏导交通、运送物资、做好后勤保障……抢险工作从深夜持续到次日凌晨,经过联防队员和各部门协作奋战,交通拥堵路段最终恢复正常。

公职联防队员从远方来到磨憨,他们不仅为当地居民排忧解难,还在日常生活中与民众温馨互动。

042联防所所长杨雄斌此前就职于呈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腿上时常布满“红包”的他深知,蚊虫叮咬所带来的不只是皮肤上的不适,甚至可能是登革热、疟疾等严重疾病的传播。

在做好强边固防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牵挂着联防所2公里外的南满村村民。怕村民家中的水罐水缸和户外的低洼积水成为滋生蚊虫的温床,杨雄斌总是在工作之余上门为村民开展宣传工作,普及强边固防知识,增强村民疾病预防意识,也因此与村民熟悉起来。

面对复杂的形势和任务,昆明市公安局常态化从全市范围内派驻援战警力支援磨憨打击边境跨境违法犯罪。西双版纳州边境管理支队派驻警力进驻联防所与联防员一道开展管边控边,辖区边防部队常态化与边境联防所开展边境联合执勤巡逻,一大批边防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开展建设。经相关部门采取多种举措打击涉边违法犯罪,有效遏制了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通过建立跨境执法协作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提高了边境管控水平和警务效能。

如今,昆明市通过不断夯实强边固防基础,持续提升管边控边综合能力,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防控体系。在点上,联防所与边防部队、公安部门紧密协作,设立多个固定和流动执勤点,24小时不间断值守,确保边境线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有人看;在线上,通过加强技防应用,实现对边境重点区域的全天候、无死角监控;在面上,通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建立覆盖全村的治安信息员队伍,形成“村村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良好局面。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具有磨憨特色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升级版”正在形成,西南边境安全稳定屏障更加坚固。

2025年4月30日清晨,完成最后一次边境巡逻的谢林将满是划痕的执勤记录本交给接班人。交接仪式上,新所长单士乾发现本子扉页写着一行小字:“界碑上的国徽,比任何奖章都耀眼。”此刻,第二批22名公职联防员正穿越晨雾奔赴岗位。

在界碑前展开五星红旗时,朝阳正穿透雨林迷雾。174公里边境线上,联防员巡逻时沉稳的脚步声、摩托引擎声与早起的边民问候声交织成曲。这是新时代强边固防的铿锵乐章,更是“守边有我”的庄严承诺。(昆明日报 记者唐丽 通讯员张昊淼 胡曼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