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俄共同组成近1.7万平方公里跨国保护地,促进东北虎豹栖息地互通

时间:

8月30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举行生态环境部专场吹风会,介绍上合组织生态环境合作情况。上游新闻记者在吹风会现场了解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中国设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相邻的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共同组成了一个近1.7万平方公里的跨国保护地,促进了东北虎豹栖息地互通。目前稳定生活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由试点之初的27只增长至70只、东北豹由42只增长至80只。

吹风会现场。 上游新闻记者 崔涛 摄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介绍,近年来,上合组织国家以多双边合作的形式,开展政策对话、技术交流、分享治污经验、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探讨跨界保护区建设等问题。

郭芳表示,比较成功的案例有,中国与俄罗斯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环保合作分委会机制下,开展了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跨界保护区建设、固废处理等方面的合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中国设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相邻的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共同组成了一个近1.7万平方公里的跨国保护地,促进了东北虎豹栖息地互通。中俄双方联合监测、共享数据、交流经验,形成了跨境保护协同效应。目前稳定生活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由试点之初的27只增长至70只、东北豹由42只增长至80只,野猪、梅花鹿等野生动物通过动物通道在两国之间自由穿行。

又比如,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中哈环保合作委员会框架下,共同推动水质保护、大气污染监测以及绿色技术合作,定期开展跨国界河流水质联合监测与应急演练。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伊犁河、霍尔果斯河等5条主要跨界河流水质稳中向好,边境地区污染防治与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工作成果获两国边境人民的普遍赞赏。

此外,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成员国也分别与我国签署了双边环境合作文件,持续探索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合作。

上游新闻记者 崔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