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 6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
央广网北京7月9日消息(总台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6月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上涨0.7%。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如何解读6月份的CPI和PPI数据?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物价数据中哪些亮点值得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副处长何晓英说:“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涨一跌,除交通通信类的价格下降以外,其他七大类价格均同比上涨。从重点的品类来看,食品烟酒类的价格有涨有跌;受存栏下降,进口减少等因素的影响,牛肉价格同比上涨3%左右;鲜果水产品的价格同比也有所上涨;粮食、猪肉、鸡蛋供应总体充裕,价格分别下降1%、9%和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中,家庭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中受国际黄金价格上涨的影响,金饰品价格同比上涨39%,教育文化娱乐类中受居民旅游出行增长的影响,旅游价格同比上涨1%。”
6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涨。CPI由降转涨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
王青表示:“6月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上冲,是因为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当月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上调,整体的国内能源价格也出现了上涨,能源价格同比的降幅比上个月就收窄了一个百分点。能源价格在我们国家整体的CPI中占比在12%左右,所以它的价格的降幅收窄,也推动了CPI的上行。最后就是我们的政策面,今年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加力,对覆盖范围内的商品价格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支撑,6月也不例外。”
再来看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6月份,全国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部分行业价格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不过,从同比来看,6月份全国PPI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
王青分析了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受高温多雨天气的影响,6月房地产施工、基建项目施工都出现了放缓。在现在市场供应比较充分的背景下,国内定价的这些大宗商品主要就是钢材、水泥、煤炭这三大类,下跌幅度都是有所加大的。另外就是受到现在外部环境波动的影响,由于外部高关税的冲击,国内的出口商预期都出现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出口占比较高的一些行业,价格下行压力在加大。最突出的就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价格环比下降了0.4%,上个月是环比上升的,同比的降幅扩大了,这也对6月PPI的走势,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都形成了一定的拖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