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民随笔丨改名的底线与“红线”

时间:

日前,在广东韶关工作的湖南“00后”小伙“朱雀玄武敕令”因频繁改名引发广泛关注。他先是将名字从朱云飞改为“朱雀玄武”,后又改为“朱雀玄武敕令”,此次又申请将名字改为“朱咸宁”。此前,他还申请改名为“周天紫薇大帝”,但未获通过,审批意见明确指出该名字违背公序良俗。

近年来,类似这种“标新立异”的名字并不少见。陕西一位王姓父亲想给儿子取名“王者荣耀”,重庆一对夫妇给孩子取名“张总”,这些名字都曾引发热议。尽管这些名字在法律上并无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可能带来诸多不便。比如,过于特殊的名字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恶作剧,甚至在办理银行业务、考试报名、出境旅游等场合遭遇额外审核。

按照《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每次提交改名申请,会触发21个政府部门的数据库联动更新。一些看似简单的字符变更,所消耗的行政资源相当于重新办理三次身份证。南京大学社会学院2023年的研究显示,单个公民改名产生的隐形成本约为2487元。

实际上,户籍管理系统的底线很明确——名字可以有个性,但不能离谱。名字最多为八个汉字,禁止使用外文字符,禁用生造词语,宗教词汇和帝王称号也统统排除在外。普通公民可以改名,但要把握好尺度,“朱雀玄武”这种名字就已经踩线,“周天紫薇大帝”更是明显越界。倘若全国十几亿人都学他随便改名,户籍管理系统早就崩溃了。

姓名是人在社会中的第一张名片,既承载着个体的身份认同,也连接着文化传统与公共秩序。当改名从“权利”异化为“表演”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完善法律条文,更是对姓名文化价值的集体敬畏。“周天紫薇大帝”这样的名字永远只能存在于游戏ID里,现实世界的户口本容不下这种狂想。

想想也是,如果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又怎能让别人尊重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