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暑气未消又生燥,处暑养生有门道!专家结合时节特点,分享立秋后应如何健康顾护

时间: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立秋已过处暑将至,暑热渐消但燥气渐生,时节交替期,人体易受双重影响。8月21日,海都记者邀请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阮传亮结合时节特点,为大家分享立秋后的健康顾护方法。阮传亮认为,处暑前后,养生需兼顾清暑与润燥,顺应时节调整饮食与生活习惯,以“养收”为原则。

清暑润燥兼顾 须减辛增酸

阮传亮说,立秋后至处暑前,人体内常残留暑热,加之初秋温燥渐显,若不及时调理,易出现口舌发红、口干舌燥、皮肤干燥、食欲不振、大便干结等不适。阮传亮建议,此时可适当食用马蹄、梨、百合、无花果、沙参、麦冬、绿豆等食物,它们既能清除残余暑热,又兼具补津、养肺、润燥、消积之效,且性质温和不寒凉。

他表示,从饮食调摄原则来看,立秋后需遵循“减辛增酸”。“减辛”即减少生姜、蒜头、大葱、辣椒及薄荷、藿香等辛辣或芳香类食材的摄入,以平抑此时较为旺盛的肺气。

“增酸”则要在饮食中添加番茄、柠檬、柚子、苹果、山楂、葡萄等酸味蔬果,顺应秋季特点。

他建议大家多喝陈皮柠檬茶,取新鲜柠檬1~2片、蜂蜜5~10毫升、陈皮2~3克,先用适量开水冲泡陈皮,待凉后加入柠檬和蜂蜜即可。此茶饮契合“秋吃酸”的理念,既能养护肝气,又能帮助身体应对秋季干燥。

阮传亮还建议大家多吃青橄榄。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物,青橄榄药用养生价值显著,既可煲汤、煮茶,也可直接咀嚼,其具有微涩回甘、生津润燥的特性。

初秋儿童鼻炎高发 食疗方来“护航”

阮传亮介绍,进入初秋,早晚凉风渐起,儿童鼻炎是高发期,容易出现晨起喷嚏不断、鼻塞、流清涕,甚至夜间张口呼吸等问题。针对不同情况,阮传亮推荐了几款食疗方。

辛夷花鸡蛋汤 取辛夷花6克(用布包好),加水煮沸10分钟后捞出药包避免绒毛刺激,打入鸡蛋花稍煮调味,或直接煮鸡蛋剥壳食用。适用于鼻涕清稀、鼻塞、怕冷明显的风寒型初期鼻炎,能散风寒、通鼻窍。

山药百合雪梨羹 鲜山药50克去皮切小块,鲜百合20克或干百合10克泡发,雪梨1个去皮核切块,加少许冰糖,加水炖煮至软烂成羹。适合秋后鼻炎日久、鼻腔干燥微痒或有少量黏涕,且伴有干咳、大便偏干的孩子,脾胃虚弱者也适用,能润肺健脾。

玉屏风瘦肉粥 黄芪6克、白术6克、防风3克,三味药用纱布包好与大米50克同煮粥,粥快熟时加入瘦肉末煮熟,捞出药包调味即可。重在益气固表、调理体质,适用于平素易感冒、自汗、怕风,且鼻炎反复发作的肺脾气虚体质儿童,可预防鼻炎发作。

编辑:林威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