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玩法不重样 城暖人气旺

时间:

海滩童趣“五一”假期,我市大部分时间天气晴好,各景区景点做好做足准备,给游客带去良好体验。图为在金石滩海滨浴场的孩子们玩得正欢。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杨国胜 摄

201路有轨电车“百年专列”换上节日新装,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打卡拍照留念。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韬飞 钟启钢 摄

大熊猫人气高。吉存 摄

动物牧区景色宜人。受访单位供图

白鲸奉献精彩演出。受访单位供图

国风服饰热舞假日

“五一”假期,春意盎然。在出游人群中,身着汉服、马面裙等传统服饰和“新中式”服装的游客不在少数,精致的国风服饰尤为吸睛,成为景区、街巷里的亮丽风景。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得益彰,在假日经济中刮起独具魅力的“中国风”。

“一套女童汉服150元,搭上发簪、团扇、环佩这些,一共不到200元,绝对超值体验。”昨日,市民丛女士告诉记者,假期前她就和朋友约好“五一”期间带孩子汉服出行,为此提前购买了相应的服饰,出行当天特意都做了汉服妆造,辗转海边、公园等多个场所拍照,给了孩子不一样的体验。丛女士是一位汉服爱好者,几乎每年“五一”都会在亲朋中组织古装主题的出游,这两年明显感受到国风热度的攀升,游玩期间她发现同样爱好的人越来越多,“如果说几年前我们的装扮还有些显得突兀,现在就很司空见惯了,融入现代化城市街景里,常常有种穿越感。”

相关服装企业的从业者更明显感受到国风服装热度的攀升。东方茗绣国风衣舍主理人艾敏娜告诉记者,近些年来,体现传统美学的“国潮风”火出新高度,“新中式”服装格外受青睐,“原本我们家只接受为顾客量身定制,现在由于订单太多,为了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我们也加入了成品衣服。”艾敏娜介绍,这个“五一”热度尤为明显,顾客会在四月提前预订,今年四月份的订单量超过前三个月的总和,尤其香云纱质地的外套和欧根纱质地的马甲等格外畅销。

“假期前刚有孩子从我这里借了衣服,要专门到江南穿着拍照。”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专业教师叶淑芳告诉记者,现在国风元素非常受大家认可,最近还有要参加艺术考试的学生特意找她帮忙设计新中式风格的演出服。叶淑芳表示,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她非常欣慰看到国风服装的热潮涌动,这种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的结合,不仅是传统美学的传承,更是文化自信于细节处的体现。(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周爱娜)

东港奏响春日“味觉交响”

近日,一场融合美食、艺术与社交的盛宴在东港圣马可广场沸腾。作为大连首个大型室外西餐艺术节,这场以“味觉漫游·城市美学”为主题的文化狂欢,不仅集结了兰巴赫、Leo西班牙餐厅、福禄西餐厅等十余家“明星商户”主厨天团,更有“主厨秀场”“后花园美学实验室”“中式西餐实验室”三大沉浸式场景,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午后的圣马可广场化身露天“美食剧场”,兰巴赫主厨挥动银勺,将和牛汉堡肉与香脆的面包胚巧妙融合,油花在炭火上嗞嗞作响。Leo西班牙餐厅主厨推着海鲜车登场,五彩斑斓的本地花蛤和鲜美的青口贝,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

“我们把平时的大份西班牙海鲜饭调整为小份套餐,包括一份蔬菜沙拉和一杯饮品,不仅方便了顾客,也使得价格更加亲民。我们还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确保即使分量变小,品质和风味也不会受到影响。”Leo西班牙海鲜餐厅负责人董玲说。

穿过主会场,一片被绣球花与尤加利叶簇拥的“松弛感秘境”悄然绽放。手冲咖啡工坊里,咖啡师用大连特色烘焙的豆子演绎虹吸壶美学;限定调酒区,调酒师以大连特色为灵感创作的海洋主题鸡尾酒,杯壁凝结的水珠折射着夕阳。市民王先生与刚结识的游客举杯轻碰:“在咖啡香里聊艺术,这种‘不设防’的社交太对味了!”

分会场“中式西餐”则上演着“东西方味觉对谈”:羊肉粉配大连海胆脆片、云朵舒芙蕾配红烧牛肉面……大厨们从不同的角度打破味觉边界,让尝鲜者直呼“脑洞大开”,主厨盲盒挑战赛、吃货图鉴打卡等活动更让年轻人直呼“玩到不想走”。西餐艺术节策划负责人说:“我们希望以艺术节为支点,撬动大连从‘海鲜之城’到‘世界餐桌’的升级,让每一口美食都成为城市文化的注脚。”(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邰治)

“电车学堂”穿越百年

昨日,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黄河路车队邀请15名小朋友,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通过亲身体验和互动学习,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电车文化探索之旅。

活动中,市劳动模范、黄河路车队工作人员宋辰霞为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大连电车的历史。从1909年大连有轨电车诞生,到1960年第一条无轨电车开通,再到如今电车文化的变迁,宋辰霞以老照片为线索,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大连电车百年发展脉络,让小朋友对101路无轨电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体验环节,小朋友走进无轨电车车厢,仔细观察和体验各种设施。宋辰霞介绍了乘车注意事项,从文明排队上车、正确刷卡投币,到车内安全设施使用方法,尤其是遇到紧急情况时的逃生方法,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安全乘车的重要性。

活动还设置了“我心目中的最美无轨电车”绘画环节。小朋友拿起画笔,发挥想象力,画出对电车文化的独特理解。(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杨)

国漫走进“动物世界”

大连森林动物园迎客13万人次

“五一”期间,大连森林动物园推出的“‘绿’动五月天,亲子大放‘价’”主题活动受到游客欢迎,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3万人次,园区内外洋溢着欢声笑语。

动物园精心策划的四大游园活动成为假期热点。小动物村内,“新生萌仔见面会”人气爆棚,毛茸茸的北极狼、圆滚滚的水豚幼崽等新生动物明星齐齐亮相,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小猪小羊喂奶”等互动体验项目成为亲子家庭的欢乐天地,孩子在家长陪伴下与动物近距离互动,沉浸式感受动物们的可爱魅力;各个动物展区的趣味科普讲解,将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态保护知识娓娓道来,让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解锁动物世界的奇妙知识;国漫《星辰变》互动展区吸引众多游客打卡留念,感受跨界文旅融合奇妙体验。此外,连续4天的ZOO直播,大熊猫、金丝猴、老虎等明星动物轮番登场,吸引近17万人在线观看。(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吉存)

三寰牧场提供沉浸式解压体验

不“卷”只甜 收获治愈

许下心愿、草场“躺平”、田园采摘、果林撒欢……“五一”假期,三寰牧场推出走心活动让市民游客治愈身心、放松快乐。

三寰牧场设置了“职场许愿池”,游客匿名写下职场烦恼、愿望或对陌生人的祝福,投入池中,还可以随机抽取他人的留言阅读或回复。这些真实语录形成当代打工人的“生存实录”,并通过陌生人的善意传递温暖。牧场还邀请游客接力绘制“梦想PPT”,脑洞大开、自由发挥,以幽默的方式解构职场压力。活动负责人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活动,让打工人暂时放下‘必须高效’的包袱,在玩笑与倾诉中找到共鸣。”

反卷热带水果计划主打“不卷只甜”,将打工人从快节奏的工位带到生机盎然的田园。游客们在会耕部落学习热带水果知识、品尝热带水果,还可以采摘树熟木瓜,从枝头到掌心,还原最原始的收获乐趣。同时,也可以在果林间打卡拍照,体验一秒穿越热带的松弛感。当下,会耕部落内蔬菜长势喜人,游客在此感受“向往的生活”。深入田间地头,亲手采摘时令新鲜蔬菜,以自然劳作缓解职场压力,重拾“脚踩泥土,手捧鲜蔬”的质朴幸福感。

动物牧区的草坪上,一顶顶帐篷整齐排列,游客们或躺或坐,有的看书,有的发呆,有的只是单纯地望着天空。这种看似“无所事事”的状态,却成为了许多参与者最珍视的体验。此外,BBQ烧烤花园盛装回归,以美食为媒介,为都市职场人打造能量焕新体验,“五一”期间特别推出的多款优惠套餐深受游客欢迎。(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彭杭)

圣亚暖心“宠客”获赞

“五一”假期,大连圣亚海洋世界不仅以精彩的演艺和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还以贴心、暖心的服务获赞无数。

为提升游客体验,圣亚推出系列创新服务,从趣味互动到人文关怀,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工作人员的用心。排队“有礼”服务:身着玩偶服的工作人员与游客进行趣味互动游戏,胜者可抽取100%中奖的惊喜礼物,每场活动派发各种小礼品,让等待变成欢乐时光。暖心提示+送水服务:工作人员手持实时提示牌,告知排队时长及表演场次安排;午间时段,主动为排队游客送上免费饮用水,缓解焦躁情绪。科普讲解+互动礼:四大场馆、九大区域设置免费生物科普讲解点,游客参与互动问答即可赢取小礼物,寓教于乐中传递海洋保护理念。候时无忧服务:针对两大表演场排队区,工作人员提前开放入场通道,并为小朋友赠送小扇子、海洋主题贴纸等礼物,让家庭游客轻松候场。护童引导+特殊关照:动物互动体验中,工作人员全程协助家长保障儿童安全,同时为孕妇、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轮椅搬抬、寄存及优先入场服务。

“我们看到了可爱的动物和精彩的演出,也能感受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付出。”一位游客表示。从驯养师与动物的默契配合到服务人员的贴心守护,再到科普讲解员的专业与热情,这些平凡岗位上的点滴努力,正是劳动节最动人的注解。圣亚海洋世界用行动诠释“劳动者值得被看见”,更以创新服务让游客的每一分钟等待都充满温度。(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彭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