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投集团“九大行动”上半年提速提质提效、年度确保全面告捷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北晨
7月23日,河南交投集团2025年上半年工作会议暨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该集团今年上半年经营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资产总额7809亿元,较年初增长14.16%;主营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增长3.48%;完成投资315.3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0.1%;利润总额为全年计划的68%;“九大提速提质提效行动”上半年齐头并进成效突出,实现目标任务“双过半”“半年红”:
——有序推进内河航运项目建设。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等有序推进,年底试运行整体可控;漯河港扩容提升工程开工,平顶山港具备开港条件;组建成立贾鲁河项目公司,贾鲁河复航工程前期工作有序开展;“豫交投001号”作为河南第一艘纯电智能船成功首航并投运。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亮点纷呈。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243亿元,为年度计划的62.3%,17个年底通车项目总体可控。差异化收费惠及车辆762.62万辆、优惠通行费2.45亿元;在此基础上,7月1日起差异化收费路网规模扩大至9条高速公路1940公里,惠民助企力度进一步加大。连霍高速洛阳至三门峡段等4个高速公路安全韧性提升工程入选首批国家试点,所辖高速公路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百千万工程”一期成效初显,新投运充电车位2001个、安装光伏装机容量75兆瓦;“百千万工程”二期、重卡换电等12个项目有序启动。与巩义中孚、许昌城投、宁德时代等合作开发新能源项目。
——现代物流“繁星计划”正式启动,推出制作的全省146处土地资源招商地图进行公开推介,与顺丰、中通等物流企业加大合作,共同实施物流分拨中心项目。
——科技创新工作持续深化。上半年科技研发投入完成3.8亿元、再创新高,新增战新产业投资6.03亿元,为年度目标的60.3%。河南交通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加快推进,为产、学、研合作落地打造了平台,与院士团队合作推动高能级研发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常态化合作运行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公司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新型经营责任制逐步构建,战新产业驶入快车道,3个典型案例被收录至国务院国资委、省政府国资委和省委深改委。
——产业发展合力攻坚。有序推进公路养护装备智能制造基地、交投特来电充电装备生产基地等项目落地。依托交通机电产品智能制造基地推动核心产品自主研发与规模化生产。
——加强市值管理,中原高速上半年市值增长17.77%,位居同行业18家上市公司第二位,总市值突破110亿元;用好融资工具,债务结构稳健;发行超长期债券,利率再创新低。
——坚持“党建红”引领“发展红”,在省委组织的省管企业考核中取得党建与业务“双第一”,20个党支部获评省政府国资委第二批“五星”党支部。
下半年,交投集团继续聚焦“两高四着力”,全面决胜“九大提速提质提效行动”,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确保政府工作报告内河航运、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重点任务圆满完成,确保集团年度投资等目标实现“全年红”。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夯实“领航、塑魂、强基、聚力、倡廉”五大党建体系,通过“强政治明方向、强班子促带动、强组织固根基、强作风聚合力”,切实将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转化为集团的发展优势,引领保障集团高质量发展。
二是集中力量抓好内河航运重大项目开工。确保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工程(一期)等3个项目年内建成投运。把贾鲁河复航工程作为年内开工头号工程,以“超常规”举措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推动贾鲁河复航、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工程(二期)等6个港航项目年内开工。
三是加速提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390亿元,确保1037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助力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强化差异化收费引流增收,提升路网运行质量效率,助力经济社会高效循环。推动开封服务区交旅融合“3.0版”“品国色·忆神都”主题的洛阳服务区年底建成投运。确保4条高速公路安全韧性提升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助力公众美好出行更加安全舒适。
四是加速推进新能源建设。推进新能源“百千万工程”二期工程,新增充电车位1000个。聚焦港航风电、重卡换电项目,加强新场景构建、新技术应用、产业链延伸。
五是加速推进现代物流“繁星计划”。确保新乡物流分拨中心项目8月底前建成投运,郑州官渡、洛阳吉利孟州物流分拨中心项目年内完成招商并开工建设。组建物流、物资、船运公司,加快发展多式联运。
六是加速推进科技创新。确保“河南交通科技创新产业园”开工,加快“一轴一廊”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深化五大院士平台合作,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联动。
七是加速推进改革。推动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实现集团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收官。
八是加速推进资产证券化。聚焦上市公司市净率及市值,加速推动资产证券化方案落地;探索科技创新债、数字债等创新型融资产品。
九是加速推进产业发展。加快壮大产业基地,推进生产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低空经济板块布局,推进低空经济合资公司落地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