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断定伪造病例
时间:
在判断病历是否伪造时,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审查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
确认病历记录是否存在疑点或明显矛盾。
病历应包含完整的信息,如患者签名、医护人员的签字、时间记录等。
时间记录的准确性
时间记录错误,如出院时间、手术时间等,通常不能直接认定为伪造,除非这些错误影响到医疗行为的评判。
如果时间记录影响到医疗行为的评判,并且医疗机构否认异议,经过查证异议成立,则可能构成伪造或篡改。
患者和医护人员签字的真实性
检查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签名是否真实,必要时进行笔迹鉴定。
确认相关医生及护士的签字情况,注意是否存在代签或冒用他人签名的情况。
对比分析
将不同时间点的病历资料进行对比,检查签名、记录内容、排版等细节是否存在不一致。
复印的病历与原件进行对比,确认是否有被篡改的迹象。
专家鉴定
办案机关可提出司法鉴定请求,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对病历真伪进行鉴定。
鉴定机构通过比对原始记录、核实签名、分析内容一致性等方式判定病历的真伪。
法律依据和规定
遵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利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进行鉴定。
病历作为关键证据,在法庭上需通过质证确定其真实性。
印证原则
综合考量主观病历(如术前小结、医师讨论记录)和客观病历(如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如知情同意书、医疗费用清单)。
确认病历记录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其他证据
病历之外的其他证据,如偷拍的病历、偷录的对话等,也可以作为揭露真相的手段。
通过上述步骤和原则,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病历是否伪造。需要注意的是,伪造病历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方面的证据和专业的鉴定来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