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百科 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什么叫保险缴费基数

时间:

保险缴费基数,也称为社保基数,是指 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指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这个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并且存在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具体来说,社保缴费基数的确定方法如下:

职工个人缴费基数:

一般按照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确定。如果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如果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如果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单位缴费基数:

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

此外,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也会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有资料提到个人月缴费基数的上限为22078元,下限为4416元。

综上所述,保险缴费基数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关系到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社保费用的缴纳以及享受的社保待遇。了解并正确计算社保缴费基数,有助于确保职工和企业的权益,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